台灣最南端的燈塔-鵝鸞鼻燈塔(台灣最亮的燈塔)

2009102811:26

找了好久才找到這2張以前的相片湊合著用吧。


經緯度:21°54'N 120°51'E

地理位置:台灣省屏東縣 恆春鎮

創建年代:西元1881年 清光緒7年

設計建造:英人畢齊禮(W. F. Spindey)

塔高21.4公尺 燈高56.4公尺

公稱光程:27.2浬(20浬 ? )

形式:白色鑄鐵圓塔

燈器:交流電源電燈/大型四等透鏡

觀光資源:以開放供一般民眾參觀

特色:亞洲光力最強燈塔(東亞之光),全世界唯一具有武裝之燈塔

關稅總局紀錄:

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三月九日,美國商船羅發號由汕頭赴牛莊途中,於鵝鑾鼻西南九浬處七星礁附近觸礁,船主韓特夫婦和水手於潭仔灣登陸,遭龜仔角(社頂)蕃人襲擊,除中國水手一人逃至打狗外全部罹難。
 

美國政府因之建議我國在該處設立燈塔。另日本琉球漁民亦曾在該處多次遇難並引發牡丹事件(一八七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因之日本政府也曾有設燈塔之請。
 

在外交壓力下,清廷於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委託畢齊禮(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於六月十八日自打狗出發前往瑯嶠(恆春)地區勘察燈塔建地。六月二十四日畢齊禮抵達南岬(鵝鑾鼻)探查測量燈塔用地,並支付一百銀兩向龜仔角社蕃購買燈塔預定用地準備建塔。
 

光緒七年(一八八一年)十一月鵝鑾鼻燈樓鳩工起建,清廷並派王福祿率兵五百名前往保護,惟當時該地尚在未開化山胞之手中,以為建造燈塔之用意是用來監視原住民行動,故興工之時仍須溝通及運用策略方能進行。光緒八年(一八八二年)二日燈塔落成,共耗銀二十餘萬兩。塔身為白色鐵造,裝置一等定光五芯煤油燈,光力500支燭光,向七星礁方向設紅色弧示警,為防山胞侵擾,該塔建築成砲壘形勢,以塔基作為砲台,圍牆上設有槍眼,牆外四週設壕溝並置槍械自衛,該塔建成後派有武裝士兵守衛以防不測,為世界上唯一的武裝燈塔,紛擾近半世紀的船難事件也在此告一段落。
 

鵝鑾鼻燈塔第一次遭難是在台灣割讓於日本後,清軍撤退之際刻意破壞。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恆春知縣歐陽萱奉令秘密焚毀南台灣鵝鑾鼻燈樓、石牆,以及石路碼頭等。九月十三日歐陽知縣回報已於九月八日帶隊完成鵝鑾鼻燈樓拆毀工作(高雄市文獻會,乙未之役打狗的淪陷)。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五月燈塔整修完成復舊工事,費時三年。宣統二年(一九一○年)改裝煤油白熱燈,光力26,000支燭光。民國二十年改為頓光燈。一九○四年燈塔架設完成電話線路,是恆春地區第一部電話
 

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夏天『鵝鑾鼻燈塔』經投票初選,再經審查委員實地審視,名實相符,被定為台灣八景之一。十二月『台灣八景鵝鑾鼻碑』豎立。其後,鑾鼻燈台甚至躍升為台灣八景之首,名聞全國。
 

鵝鑾鼻燈塔第二次遭難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轟炸台灣期間,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經海關改修,暫裝六等電石氣閃光燈,每四秒一閃,翌年並改裝五等直流電閃光燈器,又次年改閃光時間為每十秒一閃仍為白光,光力3,000支燭光。民國五十一年改建並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每十秒一閃光力1,800,000支燭光,係目前台灣地區光力最強之燈塔,有『東亞之光』的美譽。
 

燈塔房舍外有深一丈餘的壕溝,圍牆每隔三點五公尺左右設一槍眼。由於恆春雨水集中夏季,故燈塔房舍屋頂設計為集水坪,於尚無自來水時代,雨水由集水坪經水落管流向儲水池儲存,以供食用及其他清洗用途。建塔之初設有九個儲水池,光復後增設三個。
 

鵝鑾鼻燈塔左瀕太平洋,面對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的呂宋島遙遙相對,波濤帆影水天一色,自然景觀令人心曠神怡。冬季參觀鵝鑾鼻燈塔並可體驗落山風滋味。落山風是恆春半島的冬季特色,因空氣密度差異下而形成的空氣團,即當地所稱的『落山風』。初春參觀燈塔更可觀賞到難得一見的鐵樹開花奇景。
 

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墾丁國家公園成立,同時開放鵝鑾鼻公園。燈塔亦於民國八十一年元月正式對外開放參觀,並設有展覽室,除星期一、國定假日隔日及三大節日不對外開放外,其他時間每日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免費自由參觀,迄今參觀人數已超過一百五十萬人。 

本塔建有宿舍派人駐守。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舉辦大型活動或假日塞車這也是無可避免的事,提早出門晚點回程避開車潮囉!

1
、台17(即濱海公路)→行經小港→林園→東港→林邊→水底寮→枋寮→風港→車城→恆春→墾丁→鵝鑾鼻
2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於林邊交流道下往墾丁方向→台17(即濱海公路),經水底寮後轉入台1線,過楓港接台26線經恆春至墾丁,即可到達鵝鑾鼻公園。
3
、由屏東行台1線,過楓港接台26線經恆春至墾丁,即可到達鵝鑾鼻公園。
4
、由台東行台9線,經達仁,過楓港接台26線經恆春至墾丁,即可到達鵝鑾鼻公園。


大眾運輸:
從高雄火車站搭乘中南客運、高雄客運往鵝鑾鼻的班車即可抵達。

參考:http://www.bv.idv.tw/ARLHT/lh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