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雙花龍葵
‧英文名稱:Towflowered Nightshade
‧學名: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er
Solanum biflorum Lour.
‧科名:茄科(Solanaceae)紅絲線屬(Lycianthes)
‧別名:耳鉤草、紅絲線、耳草、血見愁、枝仔草、十萼茄、金錦紐、紅子仔菜
‧原產地: 中國大陸、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
‧分佈:普遍分布於台灣全島低海拔山野。
‧用途:1. 觀賞用:植株及果實鮮豔,可種為觀賞植物。
2. 藥用:全株可供藥用,具有清熱、解毒、補虛的效果,莖葉曬乾以水煎服可解熱。全年皆可採集,夏季至初冬較佳。性味:全草:淡、微涼。效用:全草:清熱解毒。治狂犬咬傷,感冒,咳嗽,骨哽喉;葉:搗敷紅腫,火疔。
‧莖:株高約 50~100 公分,全株有細毛,莖的基部多少有木質化現象。
‧葉:單葉,互生葉序,無托葉,葉基漸狹,具短葉柄,葉尖漸尖狀,葉兩型,大型葉橢圓卵形,長 9~15 公分,寬 5~7 公分,小型葉寬卵形,長 2.5~4 公分,寬 2~3 公分;兩面被毛,葉緣為全緣,膜質,脈序為羽狀網脈。
‧花:花腋出,單生或成對著生,具花梗,花萼杯形,具 10 枚線形齒裂,長 0.3~0.6 公分,裂片線形;花冠漏斗形或接近鐘形,花色為鐘形,淺紫色或白色, 5 裂,長 0.8~1 公分,裂片卵狀三角形,雄蕊 5 枚,花藥相靠合,頂端孔裂。花期 4~10 月。
‧果實:漿果球形或扁球形,宿萼盤狀,成熟時鮮紅色,徑約 0.7~1 公分。種子呈卵狀三角形。可用種子播種繁殖。
‧特性:茄科多年生直立草本,台灣原生草本植物,株高約 50~100 公分,全株有細毛,莖的基部多少有木質化現象。葉膜質卵狀披針形,夏至秋季開花,花朵鐘形,淺紫色或白色。雙花龍葵周圍裂出十條線形的花萼,中央滿滿托著球形的綠漿果,成熟的紅果實無毒,果實鮮紅光滑剔透,模樣可口,但事實上口味卻極平淡。
‧資料複製處:http://www.hljh.tcc.edu.tw/teach/校園植物/雙花龍葵/雙花龍葵.htm
參考 :
1. http://www.cyps.hlc.edu.tw/flower-web/flowers/%E9%9B%99%E8%8A%B1%E9%BE%8D%E8%91%B5.htm
2. http://plant.climb.com.tw/modules/mediawiki/index.php/%E9%9B%99%E8%8A%B1%E9%BE%8D%E8%91%B5